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在持续发展中,对中国的冲击力和冲击面都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
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阻击战中,工程建设者们仅用10天建成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在感叹中国建筑速度的同时,从行业角度来说,我们看到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在施工效率上的优势。
就连从事土木建筑多年的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面对媒体时也连称:“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2年。紧急状态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1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
但这不是中国基建第一次刷新人们的认知了。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急切需要一家专门收治sars患者的医院。仅用7天,小汤山医院便在仓促中建成。
然而这一次,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困难要比小汤山医院多得多,适逢大量工人春节假期返乡,“别说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就连工地上吃喝拉撒,这些后勤都难以保障”。武汉市城建局一工作人员说。
即使这样,火神山医院还是像从地里蹿出来一样:一天内平整好5万平方米场地;三天内拿到施工图,并建起第一间样板房;第五天集装箱板房陆续到场,并建起1栋双层病房区钢结构;第八天则完成了基础混凝土浇筑、住院楼数百套集装箱板房吊装,配套设施也搭建过半;又用了一天完成室内基础设施、医疗配套设施的安装。第十天,一个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交付了。
“速度的背后,是我国建造技术的创新。”中建三局一公司党委书记吴红涛说,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均采用了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最大限度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同时,在外部拼接后进行整体吊装,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的工作量和时间,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一、速度的背后,是我国建造技术的创新
采用装配式技术,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安全
10天10夜,火神山医院飞快地“拔节生长”,能够完成这样的建设奇迹,得力于采用行业最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最大限度地采用成熟的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bim 装配式”,火神山医院奇迹完成的支柱
运用bim技术快速输出整体建设方案,避免后期的返工整改,缩短了工期;运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集装箱活动板房,结构整体性好,安装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装配式建筑的另一要点——预制装配式产品
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大大提高建造效率。
此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让更多人看到了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潜力实际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已有数十年历史,随着人口红利见顶,装配式建筑也迎来新机遇。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二、装配式建筑为何能上升到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随着能源紧缺、高污染、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凸显,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各地区基于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及特点,选择了不同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与方式。日本于1968年提出装配式住宅的概念。1990年推出采用部件化、工业化生产方式、高生产效率、住宅内部结构可变、适应居民多种不同需求的中高层住宅生产体系。美国装配式住宅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年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至今。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建筑施工方法,速度快、能耗低且受气候条件制约小,不仅能提高建筑质量,还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代表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方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规定: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国家大力推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绿色梦想的具体体现,是促使传统建设方式向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等现代化建设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更是我国建筑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备的优势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一系列优点。它的应用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安全水钢材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最易实现建筑的模块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和机械化生产,实现施工现场无火、无水、无尘、无垃圾,钢材的循环利用性好,最易实现全寿命绿色建筑理念。
建造质量好,施工精度高。
钢结构构件是由各种型材组成,制作简便、工业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现场装配采用螺栓或焊接连接,能确保施工的精度,为外围护墙和内隔墙的安装及装饰装修提供了方便。钢结构的加工制造企业和安装企业质量体系均比较健全,钢结构建筑的建造质量容易保证。钢结构构件属于绿色建材,不仅污染小,而且材料可回收。
施工速度快,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钢结构构件均为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施工速度很快;采用工厂生产的一体化墙板运到现场进行装配,不仅能保了证墙体的质量,施工速度还提高30%—50%,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免震宅,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建筑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重量轻,再加上钢结构延性好、塑形变形能力强,因此钢结构建筑在大地震下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区幼儿园、学校、医院重点设防类建筑。
节能环保,最易实现全寿命绿色建筑理念。
虽然预制混凝土建筑、木结构建筑和钢结构建筑同为装配式建筑,但三者对环境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预制混凝土建筑因主要建材原料仍为水泥、沙石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其拆除依旧会产生大量难以降解的建筑垃圾,增加环境对垃圾的处理压力;木结构建筑则会增加树木的砍伐,破坏森林;而钢结构建筑从主体结构到墙面、屋面结构均采用可回收或可降解材料,不仅资源利用率高,而且能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据统计钢结构建筑在生产和建造过程中比传统的混凝土工艺节能1/3,在使用过程中比传统建筑节能10%;节水率可达到30%,粉尘排放下降80%。减少建筑垃圾80%。
钢结构由于具备自重轻、高强度、跨度大、适应性强和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等优点,不仅适用于房屋和商业建筑,而且更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建筑,如桥梁、大型厂房、体育馆、机场航站楼等。钢结构建筑因具备良好的抗震抗风性能,也特别适合应急救治设施、地震活跃区域与广大农村农房建设。
四、处于风口中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将迎来数万亿蓝海市场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住建部的数据,钢结构房屋建筑面积仅占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的6%左右,建筑钢结构用钢量约占钢产量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建筑钢结构用钢要占钢产量的30%以上,美国、日本等国家更达到60%以上。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中国钢结构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相关数据,2025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规模有望达2万亿。按照《“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15%以上”的要求,并假定钢结构占到装配式建筑的一半,即7%测算,2020年装配式钢结构面积有望达到3.8亿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元。另外,按照政策的普遍要求,未来十年内“装配式建筑将占新建建筑面积30%、装配式钢结构占15%”的比例,预测新增住宅面积每年提高3%,以10年为周期,以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平均价格计算,2025年装配式钢结构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